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“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”项目日前发布中期结果,我国83%的结直肠癌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处于中晚期,其中44%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、肺等部位的转移,专家呼吁重视早筛早诊。
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其发病人数位列恶性肿瘤第三位。国家癌症中心年发布的数据显示,年我国新发结直肠癌约38.8万例,因结直肠癌死亡的患者数约为18.7万人。
该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、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、中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研究员乔友林指出,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,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为中晚期的比例更高,且发生转移的患者较多,给治疗和预后带来了很大挑战。
“调查发现,得病前,64%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,85%的患者不了解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知识,97%的患者未做过肠镜筛查,其中86.5%的患者未做肠镜筛查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需要定期做肠镜筛查。”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会长、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席史安利指出,我国结直肠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偏低,很多医院检查,是造成首次确诊即为中晚期的一大原因。
“因此要提高公众对结直肠癌高危因素的认知和早筛早诊意识,进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。”史安利说。
医院副院长沈琳表示,病前预防和病中早诊对于防治结直肠癌十分有益。“发现息肉及时切除,防止癌变,保持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,适当减少蛋白质摄入、增加纤维素摄入,多运动,保持合理体重等,都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。一旦发现蛛丝马迹要及时治疗,结直肠癌早诊的治愈率很高,基本上八成以上的一、二期患者只需一次手术,后续不再需要什么治疗,但一旦到三、四期治疗效果就大打折扣。”沈琳说。
专家表示,结直肠癌患者获取疾病信息的渠道有限,通过网络难以获得权威且通俗易懂的疾病相关知识。因此,对公众及高危人群的疾病知识教育任重道远。
该项目由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、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、医院等共同发起,计划在全国7大地区共19家调研中心纳入结直肠癌中晚期患者例,截至年7月31日已完成例患者调查,医院例,医院例。
ONE如何预防结直肠癌症?有鉴于此,我们都应重视结直肠癌的预防。
肠癌的预防,除了改善生活饮食习惯,比如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、不久坐,少吃红肉加工肉,戒除烟酒,定期检查之外,以下这几种方法你也需要了解。
1.胖子更易患结肠癌美国联邦医学院的Lazarova在去年8月的JCancer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推测:肥胖降低了罹患结肠癌所需的突变阈值,导致结肠癌风险升高。
肥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,11%的结肠癌患者有肥胖,肥胖引起的疾病也可能升高结直肠癌风险。
2.咖啡因降低结肠癌复发风险去年8月的JCO杂志上发表了美国研究者对例Ⅲ期结肠癌患者在辅助化疗期间和化疗6个月后的咖啡饮用习惯进行了调研和分析。
研究结果显示:结肠癌患者每天摄入4杯或以上的咖啡,复发或死亡率大大降低,总生存期也显著延长。而那些饮用非花草茶、去咖啡因的咖啡的患者复发或死亡率未改善。
3.吃鱼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去年8月,我国中山大学的研究者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是关于吃鱼和结直肠癌发病关系的。
研究纳入例患者,分析了摄入不同鱼类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,结果显示:摄入淡水鱼、海水鱼、新鲜鱼能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,而鱼干、咸鱼或干贝与预防结直肠癌关系不大。
4.维生素D可预防结直肠癌德国研究者去年1月发表在Gut杂志上的一项对例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:血浆中高25(OH)D水平可有效降低高免疫反应水平者的结直肠癌患病风险。
虽然维生素D可有效降低高免疫反应水平者的结直肠患病风险,但注意前缀:「高免疫反应水平」,免疫力低可能就不有效了。所以还是要合理规律适量健康饮食、适当适量运动提高自己的体魄啊。
5.叶酸对结直肠癌的作用总的来说,叶酸在结直肠癌发展中起了「双重作用」。未发结直肠癌,补充大量叶酸可以降低发病风险;得了结直肠癌,补充大量叶酸可以促进癌症进展。
因此,在将叶酸作为结直肠癌预防的「保健品」前,需要先进行常规的癌症筛查,因为该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点是癌出现与否。
6.清肠*,做健康管理大肠中粪便积聚,形成有害物质,引起自身中*。人体99%的疾病都是自身中*引起的。
-----梅尼科夫
万病之源不可怕,可怕的是没方法!
经大量研究证实,采用“泄”的方式排肠*,可全面清除肠*,干掉这个“万病之源”,人体生病几率降低75%,被称为“肠道SPA”。
这种健康管理,其实就是运用物理和化学的清肠方式,通过肠疗仪器配合益生菌口服产品调节肠道菌群(被科学家们公认是最自然、最生态的清肠护肠方式)。
它可以起到抑制肠道有害菌生长、阻断并消除有害菌产生“*素”物质,纠正肠道紊乱带来的腹泻、便秘等健康问题,达到生态清肠排*护肠的目的。
可改善便秘、预防癌症、纠正腹泻、调节肠道菌群失调,并有美颜、美肤、减肥减腹、调节内分泌失调等新型保健功效。是“清理为先、调理为后、慢病快治”健康管理策略的体现。
版权声明
本图文资料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
如有侵权,请与小编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