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雀斑专治医院 http://m.39.net/pf/a_8714221.html下午和道源老师电话,老师说了他今天中午接待的晚期肺癌患者的事。此事颇具典型性,值得分享出来警示各位有缘患者和医生。
老师说,上医院李院长来电,说带个患者来找他治疗。于是就见了,院长开一辆车,某晚期肺癌患者及其女儿女婿自开一辆车,患家来自几百公里外的大城市南京,也是利用五一假期来看病。见面已是中午时分,正是饭点,老师就按常规安排说,吃饭后看病。带到当地县城一中等偏上环境安静的饭店,二楼找了个包间,点菜,5人6菜一汤。突然,患者和家属说“我们是来看病的,不是来吃饭的。”患者表示“我不和你一起吃饭,我要下去。”女儿女婿问,“菜钱谁付?”老师说,“来的都是朋友。大老远来找我,我都看成客人,我买单。”李院长也说,或者我买单。但患者女儿女婿说,我父亲这个病是否包治?包治不在乎钱,不包治我们白跑一趟。患者老头说,不包治会不会骗钱?听到这些,医生拍拍李院长,今天可以走了。告诉前台,2楼某房间撤了不要了。而后扬长而去,打车回家。李院长也没吃午饭就走了,出了城打来电话,请医生别生气。
我第一感觉,老师做的对,这患者无缘。患者愚痴,自我设定全无敬畏生命之心,被洗脑为自我定位的“患者”,主动放弃普通人的尊严和友情互动。其关于时间、生命和价值的观念明显有错位。大老远而来,时间价值几何?无论是请医生和院长吃饭,还是被请吃饭或者要求AA制,相比几小时外地过来又能算什么?给你尊重不要尊重,把你当客人当朋友不要做客人和朋友,一心只想做患者。或者,你们自视甚高,不想尊重医者,不愿意与医者同桌吃饭?
从张口就是“包治不在乎钱,不包治我们白跑一趟。”——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对医生提出了打包票治愈的要求,看起来更是一种对医者的不敬了。
我想说,这位患者,你以为你是谁呀?你以为生命和金钱有这样简单的交换关系?你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吗?你有对自己生命负责任的精神吗?你有对自己生命的冒险承担责任的精神吗?
西医诊断为晚期癌症,你们明知西医治疗难有好结果,放弃西医治疗来找中医,但是一开始就想把所有后果责任推给医生,患家好像只要付钱就可以了,这真是大错特错!
前几天我写的文章(肿瘤治疗乱象的“非生命科学”根源)说过:癌症治疗的风险和医院治疗情形下是对患者极为不利的,患者掏钱和承担所有不良后果,医院只管收钱和治疗,结果不用负责任。所以这个不可持续,需要重新平衡。但是,也不是像今天这位患者这样的平衡啊,治疗结果完全由医生负责,要么包治疗好,要么就是骗子。得了,您可是晚期癌症,这一见面的,你如此说话语气,谁能承受得起?我前几天的文章还说过,癌症是人精气神(身心灵/性)三个层面的问题,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,如果仅仅从物质层面入手往往难得好的效果,必须在心性上下功夫,有真切的转变,才有治愈的希望。
道源老师说,可能是受了我文章的影响,以前遇到这样的患者,他还会耐心地开导,以求患者有所醒悟有所改变,过去这样的努力结果也是各有差异。今天遇到这样的患者,有了更清晰的对心性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,这位患者及其家庭十分顽固偏执,这种认知这种心性吃药是不会有用的,多说无益,直接放弃。
我想,大自然自有其规律,来淘汰不适合生存的人。癌症已经是一种警告,如果患者不自我反省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今日的后果,还是我行我素,只是觉得多吃一点药物就可以痊愈,那么我想他一定会失望的。药物也许能有些许的作用,但是没有心性的反思修正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全面配合改变,痊愈真的是不可能的。有句话如何说?——多行不义必自毙......每一场互动都应该寻求一种公平正义,对不对?癌症治疗的互动如果没有医患信任的建立,没有尊重和关爱的流动,没有对人性真理的反思,没有患者主导医者辅助的对患者心性的再造,癌症的治疗会变成一场不义。
在癌症面前,医者固然要秉持大医精诚之心,也应当断然拒绝患者提议的不义的互动方式,因为这恐怕只会加速患者的死亡。
谭亚娣